技术文章

医用气体工程系统产品配置说明

2025-06-05 成都中心供氧

医用气体工程是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系统,其配置的合理性与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和救治效率。一套完整的医用气体系统主要包括气源设备、输送管道、终端装置及监控系统四大核心部分,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质量标准和配置要求。

在气源设备方面,医用氧气系统通常采用液氧储罐与氧气汇流排相结合的方式,确保供氧的持续稳定。液氧储罐应配置汽化器和减压装置,并保持不低于3天的用氧储备量。汇流排保证在氧气不足时紧急切换供氧,保障氧气正常使用。医用真空系统推荐使用无油旋片式真空泵组,单台抽气量不低于60m³/h,系统需配置细菌过滤器以防污染。医用空气系统应采用无油空气压缩机,输出压力稳定在0.4-0.8MPa范围内,露点温度不高于-40℃。

输送管道系统是连接气源与终端的重要通道。气体管道可采用无缝不锈钢管或脱脂铜管,内壁进行电解抛光处理,焊接时采用充氩保护工艺。所有管道安装前需进行严格的脱脂清洗,安装完成后需进行1.5倍工作压力的气密性测试,保压24小时压降不得超过1%。

终端设备配置应根据不同医疗区域的需求进行差异化设计。普通病房每床配置氧气和吸引终端各1个,终端插拔阀需符合DISS标准,具备自密封功能。ICU病床需增加医用空气终端,手术室则需配置麻醉废气排放系统。所有终端应采用不同颜色和接口设计,防止误插误接。压力调节器应具备过压保护功能,流量计精度误差不超过±2%。

监控系统是保障用气安全的重要防线。建议配置三级监控体系:在气源站设置主控柜,实时监测气源压力、纯度等参数;在各病区护士站设置分控显示屏;在重要用气点如ICU、手术室设置就地报警装置。系统应具备历史数据存储、异常报警、远程控制等功能,报警响应时间不超过5秒。

医用气体工程的产品配置必须严格遵循GB50751-2012等国家标准,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。随着技术进步,智能化监控、模块化设计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为医疗救治提供更有力的支持。


首页
产品
案例
联系